全国爱肝日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王琦提醒广大朋友要加强认识、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王琦介绍,肝硬化是一类慢性肝病,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损害。损害早期就是大家常说的“肝纤维化”,随着损害不断加重就变成了“肝硬化”。目前,肝炎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丙肝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或化学毒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是我国肝硬化的常见原因。通常,大家对“乙肝”的认识较为深刻。人们一旦发现乙肝病毒医院就诊评估病情,目前临床上也已经有较好疗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案。然而,大众对丙肝的概念则相对缺乏。因此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一旦发现了丙肝抗体阳性,医院就诊筛查,必要时可接受规范治疗彻底治愈慢性丙型肝炎。除了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外,其他几类人群也容易患上肝硬化:一是肥胖、长期营养过剩或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可能出现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长期进展后就变成了肝纤维化、肝硬化。二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乙醇会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三是经常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的药物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人群,这类人群患上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几率会比普通人群显著增加。四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病情持续进展可以导致肝硬化。五是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等,病情控制不理想也可能导致肝硬化。以上这几类人群即使无症状或转氨酶异常,若不规范诊断、治疗和随诊,也有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共有1.12亿代偿期肝硬化和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相关死亡人数超过万例、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4%。其中50%的肝硬化死亡来自中国,我国是肝硬化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王琦说,按照是否发生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肝硬化代偿期一般指的是,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晚期的一种表现,也是肝硬化病情加重的时期,不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还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表现。在人们既往观念中,肝硬化的病程是持续进展的,想要达到疾病的逆转非常困难。令人欣喜的是,近10余年来,慢性肝病病因治疗取得了突发猛进的成果,比如乙肝病毒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等等,加之肝硬化并发症综合处理方案也得到了不断的建立和优化,肝硬化失代偿期逐渐被证实存在逆转的可能,这个现象就叫肝硬化“再代偿”。如果实现了肝硬化再代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就会有显著改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努力实现再代偿应该是每一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追求的目标。在医院肝病中心牵头的一项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约50%的患者实现了肝硬化再代偿,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病相关死亡的发生风险随之降低。王琦再次强调,肝硬化在早期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显著的不适或者临床表现。大众要对什么原因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有所了解,一旦自己符合高风险人群,医院接受专业筛查,达到“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zlff/1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