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羡慕打工同伴的纹身很潇洒,在南方打工的我市青年小李就在街头的纹身小摊上也纹了一条龙,没想到却因此感染上了丙肝病毒……
日前,小李因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门诊医生根据小李的纹身史以及症状,进行针对性检查后确诊小李患上丙型肝炎。
一次小李的同事在等车间隙,在车站附近街头的纹身小摊上,花钱在背上纹了一条龙,小李看见后很是羡慕,觉得很酷很潇洒,于是与同事利用出差的机会,也给自己纹了一条。不久,在一次从业健康体检中,小李被查出感染了丙肝病毒。最近,因为感觉身体出现了不适,不得不回家来进行诊治。
医院知名肝病专家李沧友介绍,小李的这种情况不幸中又万幸,因为他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了,发现后虽然没有当一回事儿,可是这次出现症状救了他。丙型肝炎具有高隐匿性、高漏诊率和高慢性化的特点。临床统计显示,至少80%的患者在病情加重,甚或出现肝硬化前尚未发现自己已经感染了丙肝病毒,也正因此使得绝大多数丙肝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不仅增加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也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因最后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故又被形象地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沉默杀手”。
李沧友介绍,丙肝患者可以临床治愈,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成年人要定期检查身体,并一定要进行肝功能的检查。他强调,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等途径传播。纹身、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的注射、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传播的重要途径。另外,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而日常生活中的握手、拥抱等接触行为,都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百度一下,类似的新闻还真不少
纹身真能传播丙肝吗?丙肝有哪些临床表现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六种,在生活中截断这六种传播方式是避免丙肝的重要手段。据最新一项美国研究发现纹身与丙肝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纹身者感染上乙肝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四倍。
新研究中,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年间,医院门诊接诊的近人进行了有关纹身与丙肝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34%的丙肝患者身上有纹身,而没有患丙肝的人群中,纹身比率仅为2%。在考虑到丙肝的主要风险因素之后,丙肝患者中,纹身者所占比率是常人的4倍。新研究负责人弗里茨·弗朗索瓦博士表示,虽然新研究尚未证实纹身与丙肝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纹身本身可能构成丙肝的一大风险因素,而且其危险潜伏期可能长达数年。
丙肝常见的六种传播方式
、经皮暴露感染
经皮暴露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吸毒又是经皮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方式;此外,有些地区仍在使用非一次性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构成了HCV传播的危险;针刺等职业性暴露也是经皮暴露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刺传播HBV、HCV和HIV的机会分别为30%、3%和0.3%;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卫生用品也可能是HCV传播的方式之一。
2、母婴传播
有报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经胎盘的垂直传播及产时,产后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密切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传播
丙肝的致病原因有哪些?性传播HCV可能仅次于静脉吸毒方式,有多位性伴侣者以及男性同性恋者的HCV感染率高于长期单个性伴侣者,年感染率分别为0.4%~.8%和0%~0.6%,女性性伴被HCV感染的危险性是男性性伴的3倍。同时伴有性传播疾病者,HCV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4、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
在对献血员强制筛查抗-HCV以前,输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是HCV传播的主要方式,现在仍有少数不发达地区存在不洁采血和不洁输血问题。因为HCV感染存在窗口期,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增加了HCV感染机会,可能与此有关。
5、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家庭内接触可能是丙肝毒传播途径之一。接触的内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6、长期肾透析
尿毒症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如果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残留了其他人的血液没有处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被感染上丙肝。
7、滥用药物和注射毒品
如果自己使用的针头被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使用过,则很可能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发病。因此注射毒品、滥用药物被感染的几率明显比正常人群高,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不洁针头的注射。
丙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有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儿童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50%可自发性清除HCV。
2、慢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也可以无任何自觉症状。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有/3的慢性HCV感染者肝功能一直正常,抗HCV和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甚至可发现肝硬化。
3、丙肝肝硬化:感染HCV20-30年有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方观点和立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