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或者现在还是“乙肝大国”,乙肝感染者众多,大多没有定期复检、随访。经过潜在的携带、肝炎,发生了肝硬化,未经治疗,最终发现时病毒已经转阴,肝功也已经正常,但“两对半”中的表面抗原标志肝细胞中还有乙肝病毒,B超或CT检查肝硬化仍然存在。这种情况称为“肝炎后肝硬化”,炎症已经消除了、活动性肝硬化成了非活动性的,不再发展,也难以完全恢复。而对于这部分患者,治疗上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血液检查没有病毒复制,暂时无须抗病毒治疗。
其次,极大多数是轻度代偿性肝硬化,可能有轻度脾大、个别甚至有轻度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稍稍减少。有并发症的须按病情相应对症治疗。
另外,可酌情考虑抗肝纤维化治疗,但往往需较长时间治疗,无法立竿见影,要做好长期抗纤的准备。
此外,可以酌情服用一些肌苷、维生素类保健性药物,但疗效有限。
然而,该病仍有可能发生肝癌,所以重要的是坚持定期(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肝硬度检测等,以动态评估病情变化情况。
最后,凡有什么不适情况,应积极、尽早至肝病专科进一步诊治。
蓝途资讯nbspI帆船运动的起源与蓝途资讯nbspI帆船运动的起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