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发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上腹部痉挛性的绞痛,有时疼痛会放射至右肩背部;严重时,大男人也会捂着肚子蜷缩着身体,疼得大汗淋漓。
这种听起来就让人害怕的疼痛,对长沙54岁的龚大叔来说,已是家常便饭。5年来,他被反复发作的结石痛折磨得痛不欲生。
3年做2次手术取石,54岁大叔仍倍受结石折磨8年前,龚大叔因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医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3年后,他再次医院行开腹手术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
3年做了两次手术,龚大叔受了不少罪,腹部也留下了多处蜈蚣腿一样的疤痕。
原以为终于从疾病的困扰中脱身,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龚大叔开始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稍微饱食或者进食油腻食物都会加剧疼痛。在医院就诊检查后,龚大叔又被诊断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取了这里的石头,那里的石头又冒出来,没完没了!”之前手术的痛苦经历令龚大叔对手术充满了畏惧,拒绝住院治疗,实在痛得厉害时,就到附近卫生院输液消炎来缓解。
近半个月以来,龚大叔结石发作的频率更加频繁,疼痛的程度也越来越重。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龚大医院普通外科就诊。
经过CT、磁共振等检查,龚大叔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诊断明确,这类疾病的治疗多数需要行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肝脏。
对于已经经历了两次取石手术、腹部满是手术疤痕的龚大叔来说,再次开腹手术的创伤和手术难度很大,龚大叔对于开腹手术也有着强烈的抗拒情绪;同时,长期慢性肝内结石导致了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对开腹手术有阴影……难道才54岁的龚叔叔就要这样伴着反复的疼痛度过余生吗?
“新武器”助力,微创取石快速康复医院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医师团队针对龚大叔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决定为其实施经皮肝胆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TCSL)。这是一种新型外科微创手术方式,能够通过微小的创口,有效、彻底地清除结石。
手术如期进行。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副主任医师唐定和手术团队仅通过腹部2个0.5厘米的切口,在超声的定位下精准地找到肝内胆管,使用激光碎石后,将碎石冲洗取体外。
手术仅用时不到两个小时。微创手术配合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龚大叔在术后12个小时后即可自行下床活动和进食。
有着与之前手术截然不同体验的龚大叔对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团队赞不绝口。
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副主任张月明介绍:
在我国,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又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诱发胆管癌等严重并发症。
肝胆管结石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由于肝脏系统解剖复杂,血管、胆管变异较多,手术难度及风险较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患者就医体验较差。
近年来,腔镜激光技术以及外科微创技术在临床推广,使得复杂的肝胆管结石的患者在治疗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可以选择创伤更小的微创手术,而经皮肝胆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PTCSL)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新型外科微创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之一,能够有效、彻底的清除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等优势,是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的福音。
专家简介张月明
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医院肝胆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南方医科大学肝胆胰外科博士研究生,湖南省肿瘤外科协会青年委员,湖南省胆道内镜协会青年委员。曾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访问学习、医院肝胆胰进修。主持院级科研课题一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篇。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学科带头人”。
擅长:肝脏肿瘤、胰腺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脾亢等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肝胆胰外科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上经验丰富。
科室简介
医院普通医院中成立较早的普外专科之一,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外科基地,全国临床药物试验普外基地、湖南省肝癌联盟常务单位。承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临床实习带教工作。
普通外科学设置有普通外科二十四病室(胃肠、疝、肛肠外科)和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肝胆脾胰、乳腺、甲状腺外科)。开设床位张,现有医护人员共47人,其中医生19人,护士28人。
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包含肝胆胰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在外科微创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该科微创手术率达90%以上,现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规则半肝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脾脏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等一系列微创手术。
供稿:普通外科二十五病室吴宇华
审核:医务科宣传科
整理: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