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8日
星期日
全国爱肝日
3月18日是我国第十八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爱肝日主题为“爱肝护肝,珍惜生命”。生活中种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除了一些由病毒引起以外,往往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春季万物生发,许多不好的习惯也再次“发芽生长”。既然要好好爱护我们的肝脏,就要弄清楚哪些行为正在默默的损害我们的小心“肝”。
过量脂肪摄入
吃是一年四季永恒不变的话题。在春、夏显得尤为“耀眼”。在刺激味蕾的同时,过量摄入的脂肪使得肝细胞也“胖”了起来,慢慢地破坏肝细胞膜,最终损伤肝脏功能。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脂肪肝后,往往并不在意。可是事实上,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体多种亚健康症状都是由脂肪肝引起的。由于脂肪肝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更容易被疾病感染。同时,脂肪肝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此外,对于脂肪肝而言,肝硬化继发肝细胞癌的机率较正常人又有所提高。
春夏饮酒忙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让夜晚不再寒冷,大大小小的聚会也开始层出不穷,喝酒又变得避免不了。然而过量饮酒伤害最大的便是肝脏。酒精进入人体,九成解毒工作都是由肝脏负责,久而久之会给肝脏带来巨大的负担。据调查,我国在饮酒者中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营养失衡
营养失衡主要是指饮食方面有偏食,譬如喜好吃肉,很少食用蔬菜、水果等因素,你摄入的营养失衡,那么肝脏所需的营养同样也会缺损,使其无法运转顺畅。
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
现代人的通病。太多的职业决定了工作的巨大压力与生活压力,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状态,这些都会对肝带来程度不一的压力。中医也认为,肝主管情绪变化,在春天如肝火太旺就易怒,同时怒气伤肝,形成恶性循环。
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期熬夜
春天的确是一个更容易让我们“熬夜”的季节——充足睡眠能让肝不至于超负荷工作。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肝火越来越旺,长此以往更会对肝脏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药物性肝损伤
慢病人群的通病——因为时刻需要用药控制血压血糖等,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不计其数,其中明确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不在少数。
五大信号提示肝脏异常
一
经常疲惫
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劳累相比,肝部病变尤其是肝癌引起的疲惫,即使是患者躺下来静静的休息也感觉不解乏。肝部病变所产生的疲惫主要跟肝脏功能有关。长期如此便会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头昏耳鸣等现象。肝脏主管三大物质的代谢,起激素平衡的重要作用。肝脏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营养吸收障碍、能量不足的问题。另外,激素不平衡也会引起水钠潴留、腹水等各种症状,引起疲惫。
二
食欲不振
肝脏受损往往导致消化不好,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受损,分泌胆汁的功能降低,影响了脂肪的消化。
三
蜘蛛痣和肝掌
一些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常常见于脸部、颈部、前胸等部位。肝掌则常出现在手掌两侧大小鱼际处。
四
黄疸
肝脏出现异常会导致胆红素无法按照正常渠道分泌及排泄,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黄疸,通常表现为眼睛、皮肤、尿液等发黄。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出现后一年还可能发生全身性皮肤瘙痒。
五
出血
肝脏出现异常的时候就会造成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一些部位变得容易出血,本来很快就能停止的出血也久久不止。
由于肝脏具有超强的代偿能力,即使切除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仍可以工作!以至于即使平时肝脏已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很多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却不容易被觉察。为了避免出现所谓“知道了就晚了”的情况,让我们大家一起重视生活中的细节,“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本文综合自健康时报、苏南网
魏贻宁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长期从事内科消化系肝、胆专业临床科研一线工作。
研究方向
擅长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术后综合性诊疗、调理工作,对胆道系统结石、胆囊炎亦有一定的研究。
门诊时间地点
健康管理中心6楼名医园:每周四上午
预约电话
-
福建省二院
健康管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