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患者为何要进行科学规范的抗病毒

最近我门诊来了一位43岁男性患者,因乏力伴双下肢浮肿1周前来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3年前发现乙肝“小三阳”,HBVDNA阳性(具体数值记不清楚),B超提示肝脏回声增粗,但肝功能正常。当时他觉得肝功能正常,也没什么不舒服,别人也告诉他“小三阳”没事,所以一直没有当回事。近期因单位工作繁忙一直熬夜加班,近1周觉得特别容易累,不经意间发现脚踝浮肿。我立即让他做了相关检查,综合他的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小板降低和B超检查肝脏萎缩、脾脏增大、少量腹水的情况,告诉他已经是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很替这位患者惋惜,如果他3年前行肝穿刺检查明确肝脏病变情况,开始抗病毒治疗,病情进展不会这么快。这样的患者在门诊经常可以碰到,他们由于没有及时接受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而导致病情快速进展。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在我国大多数为乙肝肝硬化。由于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由于代偿期肝硬化的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也很不一定。有些轻度代偿期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些人稍感疲乏、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或右上腹部隐痛,但不会出现腹水。根据目前的临床实践,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成功抑制病毒复制,不超负荷工作,对工作和生活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是许多患者没有引起重视,或者担心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或者不理解为何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使用,而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导致病情快速进展到失代偿阶段。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乙肝防治指南》指出:慢乙肝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但肝活检显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果检测到乙肝病毒,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有效的抗病毒可以阻断或者延缓肝硬化的形成和进展,并可以预防发生肝细胞癌、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病人自感虚弱,轻微活动后易疲乏,日渐明显而且食欲不振、腹胀、稀便、不消化,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水或黄疸。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一旦失代偿,则病人预后较差。即使肝硬化到了失代偿期,也必须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这样可以起到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但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人类对肝硬化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最早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不可恢复的。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证明,如果你能去除病因,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由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纤维化,只要把病毒抑制住病情也会好转。一项为期3年的抗病毒临床试验显示可以把疾病进展减少55%,肝癌的发生减少51%。一项10年随访数据表明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在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甚至出现了病情的完全逆转。

因此从慢乙肝到乙肝肝硬化,每个阶段治疗目标是不一样的。慢乙肝患者治疗是阻止或者推迟肝硬化的发生;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是为了将其维持在代偿期,不发生失代偿或肝癌;到了失代偿期,治疗是为了改善病情、延长生命。我们提醒广大肝硬化患者,坚持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控制住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zzjj/6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