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罗先生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从年轻时就养成了每天三顿都要喝酒的习惯。他觉得喝酒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放松,没想到这种习惯给他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去年,他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转氨酶水平上升,但是他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喝酒造成的,只要少喝点就没事了。可是,他并没有少喝,反而越喝越多,以为这样可以缓解压力。
结果,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感到乏力,有时还会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医院检查,自己买了些药吃,希望能好转。
可惜,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家人发现他的面色有些发黄,医院检查,结果一检查,就是一个晴天霹雳,他竟然得了肝癌,而且已经到了肝癌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这时,他才想起去年的体检结果,可能已经是肝癌的征兆,但他却没有重视,自是悔恨不已。
肝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癌症,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可怕之处主要在于它很难早期发现,因为它的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
我国目前肝癌防治形势严峻,三分之二的肝癌发现时为中晚期,1年生存率仅30-40%。
因此,提高对早期肝癌的筛查和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那么,有哪些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呢?需要特别注意筛查和预防肝癌呢?根据我国的情况,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有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这是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约占80%以上;好在现在丙型治疗方案已经有突破!
2、长期过度饮酒的人,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增加肝癌的风险;
3、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人,这是一种由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也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增加肝癌的风险;
4、患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的人,肝硬化是肝癌的前期病变,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是正常人的倍;
5、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肝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有一级亲属患有肝癌,那么自己的肝癌风险也会增加。
这些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更是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肝癌的迹象。那么,如何筛查肝癌呢?
目前,有4项指标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它们分别是:
1、血清甲胎蛋白(AFP)
AFP是一种在胎儿期才有的蛋白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几乎没有。但是,肝癌患者的血液中却会出现高水平的AFP,这是因为肝癌细胞会重新激活胚胎期的基因,产生AFP。因此,AFP是诊断肝癌和监测疗效的常用且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血清AFP≥μg/L,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肝癌,而且这个指标可以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所以对于早期肝癌的筛查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情况会导致AFP升高,比如妊娠、慢性肝病、活动性肝病以及消化道肿瘤等,所以要排除这些可能性后才能确定是不是肝癌。
另外,也有一些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并不高,甚至是正常的,这就是所谓的AFP阴性肝癌,这种情况下,就要结合其他的指标来诊断。
2、异常凝血酶原(DCP)
剩余49%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