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哈维·詹姆斯·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您可知道,全球约有3.25亿人患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每年估计有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而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及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病毒性肝炎每天依然夺走数上千人的生命,然而仅有10%的乙肝患者和19%的丙肝患者了解自己的肝炎病情。
您可知道,不是所有的肝炎都具有传染性?还有一类胡吃海喝出来的肝炎,它在悄无声息中占据我国第一大类肝病的“宝座”,严重影响着国人的体质健康。
您可知道,目前您肝脏是否很健康?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管理好肝脏呢?
今天,带您一一道来!
1.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一个庞大笼统的概念,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脏“发炎”了。引起肝炎的因素很多,从致病因素看,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免疫性等;从疾病诊断上看,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发现肝炎,一般依赖于肝生化检查,常用指标是谷丙转氨酶(ALT),若发现ALT高于正常值,需要高度警惕肝炎的发生,因为ALT升高常规上讲是肝细胞损伤后,ALT释放入血后间接性反映肝损伤也就是肝炎的情况。
肝炎危害大和肝脏本身特点有很大关系;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发生轻度损伤后可以自我恢复,过段时间继续损伤又可以恢复,而这种反复的损害和修复最后就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肝炎发病不是“特别急”的时候,人是没法觉察到的,医院就诊的时候,体检谷丙转氨酶(ALT)的数值都达到好几百却没有任何的感觉,这种情况就很危险。另外,肝炎本身感觉非特异,有时表现为乏力,常常会觉得是不是熬夜或者工作累了,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休息休息就好了,然而,实际上劳累可能也是肝炎的一种表现。因此,大家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