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戒断综合症误诊1例
徐静李平耿家宝汪茂荣
患者男性,36岁,此次因持续腹胀伴尿黄3月余于-12-16日入院。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有饮酒史16年,每日约g乙醇摄入量,入院前已戒酒20天。入院时查体:BP/97mmHg。神清,肝病面容,皮肤中度黄染,可见肝掌,前胸部见一枚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中度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叩诊浊音界无扩大,各瓣膜去未闻及杂音,腹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肌稍卫,无压痛,有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不肿。入院后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自发性腹膜炎,嘱其戒酒,予以前列地尔、水溶性维生素及人血白蛋白、呋塞米、螺内酯及头孢曲松/他唑巴坦、莫西沙星等治疗。入院后12月17日查生化:TB.7umol/L、ALT40U/L、ASTU/L、GGTU/L、ALB30.9g/L,血清钾3.1mmol/L,血清镁0.46mmol/L;血常规:WBC13.4×10^9/L、NE65.9%;B超:肝硬化伴脂肪肝、腹腔积液。其入院后第2日出现发热,经上述治疗后12月22日体温恢复正常,腹水消退,黄疸明显下降,肝功能好转,但25日上午突发恶心、呕吐、腹泻,伴大汗淋漓,当时考虑输液反应,停用前列地尔,并予以补液等处理,其症状消失,但次日相同时间段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大汗淋漓,且伴有意识丧失,无牙关紧闭,无双目凝视,无口吐白沫,1分钟左右自行苏醒,苏醒后无口角歪斜,无言语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加用安定片5mgBID;维生素B1片20mgBID;维生素B6片10mgTID治疗,此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不适,安定治疗2天后减量至5mg/日,维持治疗5天停药。因其肝功能好转,腹水消退,无并发症,于年1月5日出院。出院后随访3月,期间患者未再出现上述酒精戒断反应。
讨论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withdrawalsyndrome,AWS)是指长期大量饮酒者突然停止饮酒或饮酒量不足时所表现的一组特定的症状。轻度的酒精戒断综合征,可表现为失眠、震颤、头痛、心悸、出汗等,严重的可出现惊厥发作和震颤性谵妄。大多数病人出现的酒精戒断综合征为轻度的,一般在戒酒后的24小时内发生,有的可延长至48小时发生,坚持戒酒后可自行缓解,但有部分病人可出现震颤性谵妄,如果未及时发现进行干预,这部分病人中有一些可危及生命[1]。
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往往与肝性脑病较难鉴别,前者的发生与戒酒的时间密切相关。本例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已出现肝功能的严重损害,CHILD分级达C级,入院时合并低钾、低镁及腹腔感染,在病情的恢复期,突发出现自主神经活性显著增强,且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不支持肝性脑病。然而,其发生酒精戒断的时间距离末次饮酒将近1月,时间较长,并且表现为震颤性谵妄,累及多个系统的损害,病情复杂,临床上容易忽视酒精戒断的诊断,往往会导致误诊。由于酒精戒断综合征一旦发展至震颤性谵妄这个阶段,会有相当高的病死率率,但是如果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可大大的降低病死率[2],所以在临床上,当遇到这类病人时,我们不能忽略酒精戒断综合征。
参考文献
1杨雪,盛利霞,郝伟,汤宜朗.酒精戒断综合:机制、评估及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3):-.
2HughesJR.Alcoholwithdrawalseizures[J].EpilepsyBehav,9,15(2):92-97.
本文刊载于《肝脏》年第10期
引征本文:周黎,周莹群.肝脓肿并发眼内炎2例.肝脏,,20:
----------------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