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预测临床肝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患者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事件。既往已有关于PVT不同风险因素的报道,例如门静脉流速下降(PBFV)和与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有关的参数。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回顾性的,只评估了可能与PVT发展有关的一些不连续的参数。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个大型的前瞻性肝硬化患者队列中评估非肿瘤性PVT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

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纳入例无PVT肝硬化患者,详尽评估了临床、生化、炎症以及获得性和遗传性凝血状况,并开展前瞻性随访。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基线和每6个月或在临床需要时进行。采用CT扫描检测PVT的发展。

队列中,29例患者发生了非肿瘤性PVT,在1、3和5年内的发生率分别为1.6%、6%和8.4%。血小板计数、PBFV15cm/m和静脉曲张出血史是与PVT高风险独立相关的因素。未发现PVT的发展与任何其他临床生化、炎症和获得性或遗传性凝血参数之间的关系。

在肝硬化患者中,与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是预测PVT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不支持凝血改变(遗传性或获得性)和炎症标志物在预测肝硬化PVT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肝硬化和更严重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发生非肿瘤性PVT的风险更高。获得性或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炎症状态似乎不能预测肝硬化的PVT发展。

摘译自:TuronF,DrieverEG,BaigesA,etal.Predictingportalthrombosisincirrhosis:Aprospectivestudyofclinical,ultrasonographicandhemostaticfactors[J].JHepatol,.

医院阿米那华瑞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zlff/1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