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女子滴酒不沾,查出肝硬化晚期,医生

32岁邱女士,平时滴酒不沾,医院检查中查出了肝硬化晚期。

  据了解,邱女士有慢乙肝病史,平时非常喜欢吃玉米,尤其是,喜欢玉米面熬成的粥,可是,她买玉米一次就买很多,即使玉米有些霉变,也很少扔掉。

  半月前,邱女士频繁出现乏力、眼圈发黑等症状,甚至在3天前发生频繁腹泻、眼睛发黄的情况,到医院检查时,没想到却查出肝硬化晚期。

  

  忠告:比喝酒和熬夜更伤肝的是它,堪称毁肝“榜首”

  它就是变质、霉变的玉米,玉米霉变后有黄曲霉毒素聚积,若是常吃,体内黄曲霉毒素含量会增多。

  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其在体内存有量不足1毫克,可能引起细胞病变、失活,造成整个机体正常运转不畅,引起疾病、甚至癌症出现。

  它可以说是毁肝食物的榜首,比喝酒和熬夜对肝脏伤害还大,邱女士的肝硬化晚期可能就是常吃霉变的玉米导致的。

  

  身体3种异常,可能是肝病来袭,莫大意

  异常1、巩膜发黄

  这种现象又被人称为黄疸,是肝炎、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作为神经毒素的胆红素要通过肝脏分解,肝脏变硬,胆红素分解不及时,造成血液内胆红素变多,随着血液流动在眼部沉积,诱使巩膜发黄。

  异常2、视物模糊

  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生障碍,一方面会引起眼睛房水渗透压产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营养素下降,导致视神经细胞发生变性,从而会引起患者视网膜充血、视物模糊和视野缩小等症状出现。

  异常3、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不少肝病患者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不佳的症状出现。

  肝脏功能障碍时,有关消化的酶产生不足,因此影响消化功能。

  肝脏能促使胆碱脂肪的分泌,确保神经和肌肉的结合,肝脏损伤,其分泌功能减弱,造成胆碱酯酶的数量无法充分满足神经和肌肉结合,出现四肢乏力。

  

  总之,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本文的邱女士,既往有慢乙肝病史,加上生活中因为吃玉米的习惯,未注意到发霉玉米不能吃,不幸摄入过多黄曲霉菌,导致肝硬化发病,实在值得警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zlff/1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