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施军平及其领导的肝病研究团队,近日确诊一起由脂肪肝引起肝硬化失代偿的病例。
施教授说,脂肪肝是否会引起肝硬化,在我国的医学界尚存争议,以前因缺少直接证据多为推测,现在终于有了实证:“医院接触到的第一例、明确由脂肪肝进展到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病例。”
“今后这样的病例将会越来越多。”
(杭州第一例由脂肪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例)
劳女士的肝硬化是怎么来的?
施教授接触到的这位病人劳女士,64岁,嘉兴人。她从70年代起就查出有脂肪肝,但肝功能一直正常,也没有合并其他肝脏疾病。
劳女士自己就曾是一位护士,但以那个年代的医学认知,她一直也没把不痛不痒的脂肪肝当回事。年12月体检的时候,她惊悉自己有了肝硬化。
年3月,劳女士因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和消化道出血,医院。因肝硬化原因不明,12月时,当地主治医生建议她转院到医院。
“消瘦,黄疸,没力气,肚子胀。因为腹水,平时70公分周长的腹部,最厉害时能鼓大到90多公分。然后严重贫血,血色素不停往下掉。”劳女士及她的女儿说。
此时劳女士已经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但不论做B超、CT、还是磁共振,都检查不出她有任何脂肪肝的迹象。
那么,劳女士的肝硬化失代偿是怎么发展来的,是不是由她之前的脂肪肝引起的?就成了一个问号。
活检确定病因
医院疑难肝病团队一起查找起劳女士肝硬化的原因,团队成员包括肝病科龚玲博士、放射介入科周兵主任、病理科杨文君主任等等。
考虑到劳女士当时身体非常虚弱,一般的活检手术风险很高,他们为劳女士做了“经颈静脉肝组织活检术”,导管从颈部静脉穿入,一直通到肝静脉,再取一块肝组织出来做活检。
(经颈静脉肝组织活检术示意图)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劳女士的肝硬化符合“由脂肪肝导致肝硬化”的所有病理学特征。
“只要病人得过脂肪肝,不论她的影像学检查还有没有提示,做活检基本都能确定,是金标准。”施教授说。
至此,结合既往有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等病史,劳女士的肝硬化可以明确是由脂肪肝所引起。
“至于劳女士的预后如何,还要看治疗以后她的肝细胞再生能力。如果再生能力差的话,那只能做肝移植了。”
(施军平团队在劳女士门静脉和肝静脉之间搭了一个桥,解决了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问题,劳女士的腹水和消化道出血随之缓解。)
脂肪肝相关的肝硬化或将迎来高峰期
施军平教授说,这是他在杭州看到的第一例明确诊断由脂肪肝引起的失代偿期肝硬化。
“肝硬化分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到了失代偿期往往是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如出血、昏迷、腹水、黄疸、感染等,不及时治疗病人很快就会死亡。”
为什么脂肪肝会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的实证一直不容易抓到,施教授分析有两个原因:
一是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通常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以前国内经济条件差,人们也不大容易得脂肪肝这种“富贵病”,大多五六十岁才开始得脂肪肝,再过上30年就八九十岁了,可能还没进展到肝硬化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国经济好起来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从这时开始,脂肪肝越来越年轻化,十几二十岁就开始有人得脂肪肝。
如果按照90年代得上脂肪肝计算,再过30年也就是大约在年,这批病人开始进入肝硬化的高发期。
“目前国内个普通的脂肪肝病人里可能有3-4个已经到了肝硬化,只是不易被常规体检所发现,而发展到失代偿期的患者更少。所以很多医生或许还没碰到过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
施教授自己已逐渐感受到了这种趋势:去年12月仅仅一个月时间里,他就看到了5例非常明确的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除劳女士外,其他4例目前还处于代偿期。
二是不同科室医生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差异很大。
脂肪肝病人通常会去内分泌科、消化科就诊,肝硬化病人通常去消化科、肝病科就诊。内分泌科医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