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每小时约有1人被新诊断为癌症癌症是

图片来源网络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预防先行”。数据显示,每小时,我市约有1人被新诊断为癌症。

癌症会传染吗?癌症等同于绝症吗?16日,医院肿瘤科专家提醒市民,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提早预防。

每小时约有一人被新诊断为癌症

4月16日,在医院肿瘤三科,55岁的罗女士正在进行化疗。一个月前,她被诊断为宫颈癌。

在株洲,每年像罗女士这样被新诊断为癌症的人并不少。

“我们科室每年的住院人数达到多人次,病房经常是爆满的状态,而该数据在逐年递增。”医院肿瘤科主任李高峰介绍,根据株洲市抗癌协会的统计,我市的肿瘤粗发病率约为.2/10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持平,这意味着我市平均每小时有1人被新诊断为癌症。

哪些恶性肿瘤高发?李高峰介绍,根据统计,我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前六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它们占总发病例数的68%。

图片来源网络

癌症是否会传染?

这些年,一个家族中多人被查出癌症的新闻并不少见。癌症是否会传染?

“癌症是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不具有传播性。但是,一些致癌的病毒因素会传染,这个应该重视和预防。”李高峰说。

日常生活中,哪些常见病毒能导致癌症发生,市民又该如何注意,李高峰对此进行了分类建议。

第一类,肝癌传染病毒:乙肝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

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不加干预,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约3%至6%会恶化为肝癌。

第二类,胃癌传染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扮演的地位很初级,但这种疾病却不得不防,目前能够证实1%的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病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第三类,宫颈癌传染病毒:HPV病毒

HPV病毒的16型和18型已被明确为宫颈癌的直接病因。正常情况下,HPV病毒会被人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短暂的感染很正常,类似于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并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只有少数免疫功能较弱或免疫机制缺陷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导致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

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有几率中招。前提条件是宫颈有破损,病毒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内。

接种HPV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接种后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目前,国内可以接种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

1/3的癌症可治愈,及早预防是关键

自从被诊断为癌症后,原本开朗的罗女士变得沉默寡言,整日唉声叹气。在她看来,死神已在向她招手。

“不少人谈癌色变,甚至将其等同于绝症。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恶性肿瘤列为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李高峰介绍,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

如何预防恶性肿瘤发生?李高峰提醒市民,可通过三级预防进行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来源:株洲日报记者刘琼

编辑:李苗

审核:赵菲菲

小编邀你收藏株洲新闻网

想第一时间找到株洲新闻网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新闻网,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推荐阅读株洲人,扫黑除恶快闪视频来了!燃爆全城

更多“救命救急药”将进医保,市医保局出惠民新规

首届理财知识公益讲座开讲啦!

▲点击上方图片,有呼必应!

▲点击上方图片,助你告别单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zlff/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