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封乙肝病人的来信,问如果乙肝疾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能够使肝硬化逆转还是只能维持现状?有些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这些患者常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抗病毒治疗已经为时过晚。
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误区
01
肝硬化患者抗病毒为时已晚
其实,无论是否发展到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一方面可阻止病毒对肝脏造成进一步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促进肝损伤恢复,减轻肝纤维化。
国外一些研究也证实,一些准备接受肝移植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有2/3的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甚至达到了暂缓手术的效果。因此,肝硬化患者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达到缓解病情,逆转肝纤维化,减少肝移植手术需求的良好效果。
除此之外,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还有其他很多认识上的偏差,使治疗中存在种种误区。
误区
02
没有适应症随便用药
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其最佳适应症是hbvdna阳性、alt反复波动在-单位的慢性活动性肝病人。患者自行购药治疗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可导致病毒发生耐药,增加治疗难度,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
03
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相关专家认为:由于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这使得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配合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病或肝硬化晚期。
误区
04
盲目联合抗病毒治疗
一些患者为了达到清除肝病病毒的目的,盲目联合多种抗肝病病毒的药物。其实,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另有一些药物,尽管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但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多数专家并没有看到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有更好的效果。
误区
05
过分恐惧病毒变异
一些患者的hbvdna滴度很高,肝功能长期异常,但由于他们过分恐惧病毒变异而不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其实病毒变异是很正常的事,一旦病毒对一种药物耐药后,可再选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可使病毒很快受到抑制,肝细胞坏死停止,肝功能好转,就阻止了肝纤维化的进展,为进一步的治疗或等待更有效的药物出现赢得了时间。
全国爱肝公益普查会诊,全方位关爱肝病患者,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即日起到本月底爱肝公益联盟联医院开展爱肝公益普查,凡申请名额的患者均可享受以下政策:
1、免除一切专家挂号费、会诊费。
2、基础检查费用:全免
3、肝病专科性检查费用:补贴50%
4、特邀请京沪豫知名肝病专家亲诊。
5、一对一建档立卡,终身免费答疑解难。
申请方式: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即参加活动(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