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L2017HCV代偿期肝硬化

医脉通导读

阿姆斯特丹——根据国际肝病会议(ILC)上的最新数据,HCV基因1、2、4、5和6型感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接受G/P方案(glecaprevir/pibrentasvir)治疗12周可获得较高的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没有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AE)发生。

第一代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组合已然可有效地治疗HCV感染,然而,这些方案在所有HCV基因型和患者群体中的并非同样有效,并且可能需要使用利巴韦林(RBV)来提高治疗疗效或缩短治疗持续时间。由NS3/4A蛋白酶抑制剂glecaprevir(以前称为ABT-)和NS5A抑制剂pibrentasvir(以前称为ABT-)组成的每日一次、口服无RBV的泛基因型DAA方案在2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本次EASL会议上,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XavierForns等呈报了3期临床研究EXPEDITION-1研究的结果,该项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纳入了例初治或经治HCV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基因型包括1、2、4、5和6型,接受glecaprevir/pibrentasvir(G/P)方案治疗(mg/mg),每日1次,治疗12周。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结束后12周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次要终点为复发或病毒性失败。

基线数据显示,2例患者为NS3多态性,53例患者为NS5A多态性。

研究结果

25%的患者为经治患者,基因1、2、4、5和6型HCV感染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9.6%、23.3、11.0、1.4%和4.8%;

全部患者的SVR12率为99.3%(/),1例基因1a型HCV感染患者于治疗结束后8周时发生复发;

大多数不良事件(AEs)为轻度(65%),最常见的不良事件(≥10%)为乏力和头痛,11例(7.5%)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

1例患者于治疗后死于和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脑出血),1例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史的患者于第22天时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无肝功能恶化;没有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用研究药物,没有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

研究结论

该项研究结果提示,基因1、2、4、5或6型HCV感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接受G/P治疗方案治疗12周,可获得99.3%的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研究数据支持了该DAA方案的泛基因型疗效。且该方案耐受性良好,主要为轻度不良事件,没有报告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信源:EXPEDITION-I:efficacyandsafetyofglecaprevir/pibrentasvirinadultswithchronichepatitisCvirusgenotype1,2,4,5or6infectionand







































白癜风怎么治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ysbj/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