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TIA和卒中的临床特征

有三分之一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尚未明确(即隐源性),进而对二级预防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上述事件由隐匿粥样斑块所致,则危险因素特征和冠脉预后应与显性大动脉事件相似。如果其具有心源性病因,则未来心源性事件风险也会增加。对此,英国学者们开展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隐源性TIA和卒中具有实质性临床负担;尽管卒中复发率与其他亚型相当,但隐源性事件伴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最少,并且无额外心源性标志物。论文7月27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Neurol)。

此项基于人群研究共纳入例首发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依据TOAST分类对隐源性事件和其他病因亚型进行比较。对动脉粥样硬化(即危险因素、冠脉和周围动脉疾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以及急性冠脉事件10年风险)和心源性(即心源性卒中风险、系统性栓塞和随访期间出现的新发房颤,以及在具有索引事件的患者中基线时低危超声心动图异常和亚临床阵发性房颤)标志物进行比较。评估隐源性TIA和卒中的负担、转归、危险因素和远期预后。

结果显示,例(32%)伴有隐源性事件(隐源性卒中发病率0.36/人群/年,95%CI0.23–0.49)。隐源性卒中6个月时死亡或残疾与非心源性卒中相似(出现大动脉和小血管亚型组合的概率为23%对27%;P=0.26),10年复发风险亦类似(32%对27%,P=0.91)。然而,隐源性组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少于大动脉疾病(P0.)、小血管疾病(P=0.)和心源性(P=0.)组。

与伴有大动脉事件的患者相比,伴隐源性事件患者的高血压(校正比值比[OR]0.41,95%CI0.30–0.56;P0·)、糖尿病(0.62,0.43–0.90;P=0·01)、周围血管疾病(0.27,0.17–0.45;P0·)、高胆固醇血症(0.53,0.40–0.70;P0·)和吸烟史(0.68,0.51–0.92;P=0.01)均较少;与小血管和心源性亚型相比,其在随访期间不具有无症状颈动脉疾病(校正OR0.64,95%CI0.37–1.11;P=0.11)或急性冠脉事件[校正危险比(HR)0.76,95%CI0.49–1.18;P=0.22]的多余风险。与大动脉和小血管亚型联合相比,伴隐源性事件患者在基线时并不伴有过多低危超声心动图异常(隐源性37%对45%;P=0.18)和阵发性房颤(6%对10%;P=0.17),且在随访期间无额外假定心源性事件(1.16,0.62-2.17;P=0.64)。

参考文献:LinxinLi,DPhil,etal.PublishedonlineTheLancetNeurology:27JulyDOI:







































姝︽眽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摢瀹跺ソ
灞辫タ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ysbj/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