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是高脂血症的一种,一般高脂血症分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高脂血症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往往是在体检或查血时被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平时摄食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的人群,其血脂水平,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高。高胆固醇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发生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为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脏猝死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高胆固醇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胆固醇升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遗传因素,部分病例可有家族史;②膳食因素,爱吃肉、动物内脏和油腻食物的人;③体重增加,表现为超重或肥胖的人;④体力活动少,特别是不爱运动和较少劳动的人;⑤性别和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妇女在50岁后,胆固醇水平高于男性;⑥饮酒过量可损害肝脏血管及心脏功能,导致高血压,并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精神压力过大亦可引起胆固醇升高等。
(图7-1)
(图7-2)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中合成胆固醇最旺盛的器官,合成的胆固醇占全身合成总量的80%左右,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肝脏不仅利用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图7-1),而且还合成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这种酶使血清卵磷脂分子的脂肪酰与游离型胆固醇合成胆固醇酯,肝脏亦是胆固醇分解及代谢的唯一场所。机体内存在三条运输胆固醇的路线分别负责将食物中获取的胆固醇运输到肝细胞、将肝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肝外细胞和将肝外细胞多余的胆固醇运回肝细胞,其中最后一条路线被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运输(图7-2)。然而,胆固醇与其他脂类一样,其溶解性质不允许它直接在水溶性环境中进行运输,只能和其他脂类一起与脱辅基脂蛋白组装成脂蛋白以后才能进行转运。
由此可见,肝脏对胆固醇的代谢有以下多方面的影响:①合成内源性胆固醇,并使其酯化;②分解和排泄胆固醇;③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④调节血液胆固醇的浓度。正常人肝脏每日生成1g左右的胆固醇并排放到血液中。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值为2.9~6.0mmol/L。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胆固醇的含量下降,说明病情恶化,临床实践证明重症肝病患者的胆固醇<2.08mmol/L,预后不良。如果是由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胆固醇含量一般会增加。因此,检测胆固醇对肝病的诊断和预测病情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