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痨、臌、膈”为中医四大难症,其中臌胀病多见于肝硬化腹水,即失代偿期。临床常见于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迁延日久,肝脏功能损害严重,常伴有门静脉高压、腹水、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如失治误治,有性命之虞。西医常以支持对症治疗,如抽水、利尿、输入白蛋白血浆等,但临床效果不佳,并不能有效改善肝脏本身之硬化,恢复肝脏代偿功能,而中医对此有独特疗效,根据证候运用健脾利水、柔肝软坚、活血祛瘀等法,可有效消除腹水,明显缓解脾功能亢进,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恢复肝脏代偿功能。
陶某某,男,75岁,年9月22日初诊。因肝硬化医院转医院住院治疗,治疗一月余后,总胆红素由40余升至单位,出现腹水,腹部胀大如蛙腹,全身发黄如橘染,并卧床难以行走,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书,告知家属病情危重程度,家属遂决定使用中药一试。见症:身黄,目黄,小便不畅且黄,色鲜明,腹部胀大,纳差,大便数日未通,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数。辨证属脾土亏败、气阴不足、水湿壅滞,以苍牛防己汤为基本方:苍术30g、白术30g、防己15g、黄芪30g、旱莲草30g、刘寄奴30g、川牛膝30g、怀牛膝30g、仙鹤草30g、车前子15g、白芍15g、大腹皮15g、白茅根30g、益母草30g、茵陈30g。先以四剂试之,药后腹胀稍减,二便已通,总胆红素亦稍微下降。故效不更方,继续服之。
以上方出入加减调治一个月左右,患者总胆红素已下降至余单位,要求出院回家治疗,后以自制软肝散服用,约半年后腹水消失,且肝功能均下降至正常范围,B超提示脾脏已回缩。嘱其继续调治及饮食禁忌,修养生息,颐养天年。
苍牛防己汤为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创制,治疗肝硬化腹水常用方剂,在临床运用中,对腹水效果甚佳,疗效远远优于西医之保守对症治疗。然肝硬化腹水为临床危候,并发症众多,在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须对病情严重程度有足够了解,并随时观察。处方用药要胆大心细,注重方药随症加减及药物剂量的使用,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陈翔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