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为多种慢性肝病晚期阶段的共同结局。近年来研究表明,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并不仅仅局限于肝脏本身,其中最为受的莫过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对肝脏疾病的影响。但现阶段对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的大规模临床调研甚少,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也尚不确切。本研究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ase,DAO)、D-乳酸(D-Lacticacid)、内毒素(endotoxin,ETX)水平与肝硬化预后的关系,探讨肠道粘膜通透性变化与肝硬化预后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我们选取年01月至年08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的8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JY-DLT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检测两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ETX)水平评价肠道粘膜通透性。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检验肝硬化预后与肠粘膜通透性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89例肝硬化患者包括6种疾病类型。从不同病因年龄分布来看,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肝硬化各种疾病类型的年龄分布不均,酒精性肝硬化发病年龄最低。究其原因,考虑与我国青年嗜酒者有日益增多,且年龄、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与肝病疾病的进程显著相关;从性别来看,不同性别与肝硬化的发病具有明显差异(P0.01),CHB共纳入62例,男女比例为2:1,ALD纳入6例,均为男性,而PBC纳入8例均为女性。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肝硬化中约80%与HBV感染有关,PBC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大多为50岁以上女性人群,这与本文统计结果相符。
本研究对肠粘膜通透性三项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肝硬化实验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不同病因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发病机制虽略有不同,但对肠粘膜损伤的程度一致。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实验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ETX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清ETX水平逐步升高,显示出肠黏膜通透性升高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内毒素血症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按Child-Pugh分级,3组肝硬化患者的DAO、D-乳酸及ETX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由此可以得出,肝硬化患者肠道功能失调及肠道通透性增加的表现一致。组间比较显示,其中Child-PughA级与B级两组DAO、D-乳酸及ETX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A与C级两组间DA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p=0.);Child-PughB级组与C级组血清DAO与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一为可能与Child分级中使用了腹水,肝性脑病等主观性指标,分级仅为3级,使许多分值不同的患者归属于同一分级,不能进一步区分其病情严重程度;二是Child-PughB级组与C级组血清DAO及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中纳入的Child-PughC级患者较少,病情严重程度与Child-PughB级患者差别不大有关。但是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血DAO水平、D-乳酸水平及ETX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提示随着肝功能损伤的加重,肠粘膜通透性亦随之增加。
本研究发现血浆DAO、D-乳酸和ETX水平呈正相关(P0.01),由此证实,血DAO水平、D-乳酸及ETX是可靠的反应肠道粘膜通透性的方法。血浆DAO与CTP评分、Frons指数、APRI评分、FibScan值具有相关性(均有P<0.05),而与MELD指数、RPR指数、FIB-4评分无相关性(P0.05)。D-乳酸及ETX水平与CTP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APRI评分、Fib-4指数及FibroScan值均呈正相关,可进一步证实肠道粘膜通透性升高与肝硬化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对于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指标检测准确预测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减缓疾病进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浆DAO、D-乳酸及ETX水平的检测简单易行,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长按识别,轻松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驳风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