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话讲“以形补形”不一定是对的,吃猪血确实可以帮助身体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以及补血的效果。加上风味独特,受到大家的喜欢。
但是吃完猪血以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会排出黑色的大便,这是什么原因呢?来看一下吧。
01你对猪血了解多少?
1.提高机体免疫力
因为猪血中含有一定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能够促进体内免疫物质的生成。因此对于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的人,适当地食用猪血,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2.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吃猪血能够起到滋养身心,延缓衰老的目的,有效缓解身体因缺血导致的疲惫乏力,改善气色,调理面部肌肤,美容养颜,美白淡斑。
3.补血
人们常说以形补形,猪血中含有许多的铁元素,基本上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人体进食之后可以快速利用和吸收。
对于哺乳期女性,孕妇,老人的小孩补充铁元素帮助极大,可以防止缺铁性贫血,还能够预防中老年人的动脉硬化,冠心病。
4.抗衰老
根据调查发现,在猪血中含有多种磷脂,而磷脂能够使得机体的乙酰胆碱量发生增加。使得机体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较为迅速,从而最终改善人的记忆力。
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对于那些存在有早期的老年性痴呆症的患者,此时应当要多吃猪血。
猪血中含有的蛋白质等成分比较多,经过人体的代谢,可以产生尿酸,尿素等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是偏酸性的,属于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多是一些植物类食品,水果蔬菜含有的钾离子比较多,这些食品经过人体的代谢。里面的有机酸可以被消耗,而剩下钾离子是偏碱性的,属于碱性食品。
常温下放置猪血,天气凉爽的情况下,可以放置1-2天左右,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可以放置不超过1天。应尽快烹饪食用,可以加入少量柠檬汁,封上保鲜膜,延长放置的时间。
且猪血放到冰箱内冷藏,不能超过两天。猪血只能冷藏,不能冷冻,冷冻后再化开时就散了。冷藏超过两天,就会发粘,变色,有异味,不能吃。
猪血放冰箱保存是最好用凉水浸泡,这样可以防止猪血发粘。另外,可以一天换一次水以延迟猪血的保质期。
02吃了猪血,第2天拉出黑色大便,说明了什么?
短的时间之内调控好个人的饮食,避免再次摄入猪血,自身的粪便也会转变成正常的颜色,因此大家并不用过度的担心。
在吃完过量的绿色蔬菜之后,自身的粪便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所以正常情况下大便是黄褐色,吃完猪血以后大便是黑色,属于正常,大家不要恐慌。
猪血含有铁元素较多,是身体不能缺少的一种成分,身体不能完全将它吸收,经过分解之后会形成大量的亚铁离子,属于二价铁,在胃肠消化过程中,可与硫化物结合会变成黑色,从而出现拉黑便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人体当天摄入的食物,大约需要1~3天的时间才能转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当天吃完猪血,第2天会拉出黑色粪便的原因。
很多人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自己吃完猪血后,第2天排出黑色粪便是身体排毒的表现。有些人也会将其认为是身体病变,整日忧心忡忡,在恐惧中度日如年。
如果不合并其他身体不适,停止食用猪血之后症状就会缓解,不需要治疗,也不用过于担心。
03吃猪血的注意事项,爱吃的朋友注意了!
1.肝硬化患者不能吃猪血
猪血虽然好处很多,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的。因为猪血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对于健康人群来讲可能会对身体有益处,但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危害性却很大。
如果肝硬化患者经常吃猪血,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影响病情。身边有肝硬化患者的,一定要谨记。
2.吃之前要处理好
将猪血从市场上买回来以后要放好,不要弄得很细碎。将上面附着的少量猪毛清理干净以后放开水里烫一下,这样可以去除掉猪血带着的特有腥味。
3.猪血不能和茱萸一起吃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月经不调等疾病,但是猪血和山茱萸是一起吃的,不利于健康。
4.不宜多吃
因为猪血非常的好吃,所以我们许多的朋友们都是非常的喜欢吃猪血的。当然,适当的食用一些猪血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千万不要过量的食用猪血。
过量食用,会造成铁中毒,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人群,一周建议食用不超过2次。
04延伸话题:排便时出现这3种异常,需警惕!
1.大便粘液多
长时间排出了黏液便,加上自己的排便习惯改变了,需要警惕肠癌,尽早通过肠镜检查来确定病因。
否则局部的肿瘤持续发展,肠道健康环境被破坏。黏液的分泌量越来越多,肿瘤又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会越发明显。
2.经常粪便不成形
如果在排泄粪便的过程中粪便经常不成形,多有腹泻这种特点,有可能就是肠道恶性肿瘤引起。
在局部肿瘤发展过程中病灶的发展会导致肠道功能受损,消化能力降低过程中食物摄入无法正常被人体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的情况。
3.大便中带血
大便潜血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疾病导致出血,比如糜烂性胃炎、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结肠炎等都会导致大便潜血,也就是只要导致消化道有出血的可能都会有大便潜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