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萎缩,代之以增生的纤维组织,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使肝脏逐渐变硬而成为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是诱发肝硬化的三大重要因素。肝硬化若不及时治疗,危害很大,尤其到重度肝硬化时,肝癌发生几率也会随之增大。
近年来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常规保肝治疗效果大多不理想,死亡率很高。肝脏移植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技术,但由于供体紧缺、手术风险大、术后不良反应多、需终身服用药物等问题,极大限制了肝移植的临床应用。目前,日本再生医疗技术——干细胞移植为肝硬化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肝硬化是以肝组织结构破坏和形态紊乱、再生硬化结节为特点的肝纤维化终末期表现。抗纤维化及组织重建在治疗终末期肝病中尤为重要,因此逆转组织学结构的病理改变是判断治疗效果的关键。日本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有效逆转肝脏纤维化,缓解并发症,抑制肝硬化的进一步恶化。
港安健康小科普:干细胞(Stemcell)是原始且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所谓的干细胞治疗,就是利用干细胞分裂和自我复制的能力,激活体内日渐微弱的重要细胞并达到增生效果的治疗,医学界也将其称为“万能细胞”。
目前,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表示,从皮肤下脂肪中提取的间叶系干细胞具有分化出本身细胞以外的细胞的能力,如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肝细胞等,这为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与骨髓间叶系干细胞相比,从皮肤提取的间叶系干细胞具有低侵入性的特点,对人体并无伤害,同时这也是干细胞获取量最多的一种方式,利于体外大量增生培养。
已经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特许认可的表参道ヘレネ干细胞治疗中心采取最新的三维立体细胞培养技术(3D细胞培养技术),从皮肤中提取间叶系干细胞,并模拟人体内三维立体环境,同时利用细胞调制施设(CPC)将微粒子数减少,制造出没有细菌的无菌室状态,对干细胞的增殖进行高标准管理。
日本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及移植到体内,可以不断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替代病变坏死的肝细胞,代偿部分肝功能,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分泌细胞活性因子,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从而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其病理过程,使肝硬化、肝纤维化得到缓解。在肝硬化的早期和中期,肝功能损害不明显,此时进行干细胞疗法,更容易减缓、逆转肝纤维化程度。
当干细胞被移植到患者肝脏组织后,就像种入肝脏的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分化出的细胞具有肝细胞的特异性表形及肝细胞的形态,也具有肝细胞的功能。新生的肝细胞便承担起病肝不能胜任的工作,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干细胞还可以向肝脏受损部位迁移,并且这种迁移分化与肝脏的损伤程度有关。总体可以归纳为:
1.引起内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诱导机体分泌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刺激机体肝脏产生新的肝细胞。
2.横向分化为肝细胞,代偿受损肝组织。在肝损伤的体内微环境中,应激(炎性)信号分子刺激或诱导干细胞转化为肝系细胞或肝细胞样细胞而行使正常肝细胞的功能。
3.逆转肝脏纤维化,特别是早期减少纤维化产生。
4.有免疫调节作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总体上讲,日本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非常安全的,因为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未成熟的细胞,其细胞表面的抗原表达很微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未分化细胞的识别能力很低,无法判断它们的属性,从而避免了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及过敏反应等,使同种异体移植神经干细胞变得非常安全。日本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突破了肝移植治疗难题,稳定了患者的肝功能,有望成为肝硬化治疗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