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没病别乱吃药用药大忌get到了吗

用药细节的讲究之处?

吃降压药一定要常洗牙

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硝苯地平(心痛定)属于钙离子拮抗剂,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这可能与药物刺激牙龈组织细胞有关。

如果之前已有牙龈炎,那就更得注意。因此,如需长期用药,一定要先治牙龈炎,定期洗牙,除牙菌斑,注意口腔卫生。

治疗胃溃疡,服药姿势很重要

服药姿势不当也会影响疗效。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其药理作用是药物与胃粘液中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而促进溃疡愈合。

所以,服用抗溃疡药后应该静卧片刻,并根据不同的溃疡部位,采用不同的卧位。

例如,溃疡在胃底后壁,宜仰卧;溃疡在胃体后侧壁,宜左侧卧位。

这样既可减慢药物排空时间,延长药效,又可减少胃酸和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减轻消化液对胃黏膜的侵蚀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药片不宜掰开服

将药片分成小块可能破坏药片外表的保护层,导致药效发生变化,从而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药片掰开,谨防药性有变化。

一方面,许多药片外表都覆盖着一层抵御胃酸的保护层,如果药片被分割服用,就会在胃中分解,从而失去疗效。

另一方面,有一些药片的外表有一层糖衣,作用是延缓药片的分解,延长药效。如果药片被分割服用,药效持续时间会缩短,副作用反而会增加。

此外,很多药片的外表都有一条横纹,只是起装饰作用,并不是用来分割服用的标识。

头痛不要一味地吃药(对症治疗)

头痛是一种临床症状,而引起头痛的原因千差万别,很多人一头疼就会先吃止痛药去缓解,不但治不了根,还会拖延病情。

在头痛的症状后面往往隐藏着不同的疾病。比如一些高血压病人、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头晕和头胀,若为血压增高所致头痛等症状,务必要积极地降血压,随着血压下降,症状往往可自行消退。

若是感冒头痛,可以自购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以缓解疼痛。

如果只是一味地吃止痛药,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疗效,而应予以对症治疗,同时还要重视心理治疗,积极改善焦虑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去痛片让胃痛变本加厉

有的胃痛患者未经医生诊治而自行采用去痛片治胃痛,结果疼痛更加严重。

这是由于去痛片的药物组成及化学特性所决定的。去痛片含有非那西丁、氨基比林、苯巴比妥和咖啡因。

这些成分在正常情况下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胃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反酸。

尤其是咖啡因与氨基比林对有胃病的人刺激性较大,因其除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外,还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使十二指肠的炎症及溃疡加重。所以,胃痛时服用此药,无疑会使胃痛加重。

不能与药品同吃的食品

酒精会干扰药物代谢,会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还易引起肝损伤。

茶水会降低黄连素的药效。

抗过敏药与肉制品同时食用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乐中的可卡因会加重芬必得对胃黏膜的副作用,甚至诱发发胃出血、胃穿孔。

果汁可降低抗生素的药效,还可能增加毒副作用: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还容易加重腹泻。

不要不喝水干吞药片

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的吃药方法是很不可取的。一方面干吞药可能损伤食道,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另外,吃药不注意饮水量可令药效降低。

服药时,增加饮水量,能加速药物的吞咽,通过食道,进人胃,增加胃的排空速率,使药物更快到达肠部,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速率,

而且增加饮水量还助于溶解度小而剂量大的药物增加溶出量,使吸收增加,从而提高血中药物的浓度。

患有肝硬化合并有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如果干吞药片,可能会将食道静脉划破,造成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无论药物溶解度大小,病人在服药时都应注意,要用温开水-毫升送下。

身体易过敏人群慎服抗过敏药

在过敏时使用抗过敏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可能会加重过敏,过敏是人体与自身不适应的物质相遇时的一种免疫反应。

而药物也是可以引起过敏的物质之一。抗过敏药物,如H1受体阻滞剂(西替利嗪)、过敏介质阻释药(酮替芬)、肾上腺皮质激索(地塞米松)、免疫调节药(复方甘草酸苷)等,虽然能从不同的途径抑制过敏反应,但它们同样有可能成为过敏原,特别是对体质较为敏感的特异性人群。

其可能引起的过敏症状包括皮修、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果使用抗过敏药物后,发现原有的症状加重,或者出现了新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起红点或水疱,皮疹、头晕、咽部不适,甚至呼吸不畅等,就一定要警惕,以免引起又一轮过敏反应。首先应该停药,医院就诊。

不能滥用板蓝根冲剂

板蓝根冲剂是用中药板蓝根研细加工提炼而制成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等症。但是当患流行性感冒时,不能盲目滥用。可能会产生如下危害。

依赖性:有些人常常服用板蓝根来防病,长期服用板蓝根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也会积药成疾,酿成后果。

过敏反应:临床上,因滥用板蓝根发生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案例并不少。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严重时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经常使用板蓝根冲剂还容易导致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等。

如何减少感冒药的毒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感冒可在1-2周内自愈。

这期间不必加用抗生素,只有当出现继发感染时,才加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要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抗感冒药,切忌超量、长时间服用禁止同时使用含有同类药物成分而商品名不同的多种药物,以免超量。

小儿、老年人、有出血疾病的人,应慎用感冒通,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和精细操作的人员禁用含有扑尔敏、苯海拉明成分的泰诺、力克舒、感冒通等,以免引起嗜睡、头昏而肇事。

高血压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泰诺、白加黑等感冒药,哺乳期慎用速效伤风胶囊,以免引起闭乳;

孕期头3个月禁用抗感冒药,全程避免使用速效伤风胶囊。

有溃疡病的病人不宜选用含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成分的药物,以免引起或加重溃疡出血。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yfzz/1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