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肝脏,远离肝炎听名医怎么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

年7月13日下午,在内蒙古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内蒙古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年会、第二届鄂尔多斯感染及肝病学术会议期间,应鄂尔多斯市卫计委张文峻主任、医院刘永清院长邀请,《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版)》主编之一、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来到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年第三期领导干部大讲堂,为余位鄂尔多斯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带来一场主题为“保护肝脏,远离肝炎”的科普讲座。

科普讲座由鄂尔多斯市委党校苏永清副校长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领导干部们均获赠《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版)》一本。

以下分享科普讲座的精彩内容

肝脏的作用无法替代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脏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物质代谢中心、药物与毒物的解毒中心,并具有造血功能、凝血及纤溶功能、免疫功能、代偿及再生功能。

肝炎是各种类型肝脏损伤的共同病理基础,主要临床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肝脾肿大、食欲下降、肝区疼痛、四肢乏力等。

导致肝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导致的感染性肝损伤,药物、毒物、酒精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营养不良、肥胖导致的肝损伤,胆胰疾病相关肝损伤,以及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等。

范建高教授表示,要保护肝脏、远离肝炎,须做到以下6点: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多动、节制饮酒、慎重用药、保持胆道通畅。

感染性肝炎的防治

感染性肝炎主要包括:经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经血液传播的乙肝、丙肝、丁肝;其他病毒感染性肝炎;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性肝炎。

甲肝、戊肝预防措施:管好水源,管好粪便;加强饮食摊点的卫生监督;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勤洗双手;隔离传染源,及时消毒;接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

乙肝、丙肝、丁肝的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筛查血液制品、推行安全注射、使用一次性医用耗材、严格消毒和管理医疗器具。

酒精性肝炎的防治

90%的酒精经肝脏代谢。酒精的毒性与饮酒量和饮酒年限密切相关。过量饮酒可导致痛风、高血压、心律失常、大脑受损、畸胎、胰腺炎、肝炎。防治酒精性肝炎最好的措施是戒酒。

安全酒精摄入量:男性30g/天;女性20g/天。成人一次快速饮用50度白酒~ml以上,可导致死亡。

酒精与饮酒量的换算公式:酒精摄入量(克)=饮酒量(毫升)X酒精度数(%)X0.8

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肝损害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中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食品添加剂等,均可能诱发肝损伤。发病机制包括直接毒性、特异代谢或过敏体质、激活体内乙肝病毒等。肝损伤类型包括急性肝损、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血管病变、肝衰竭、乙型肝炎激活。

值得注意的是,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苦楝、艾叶、天花粉、斑蝥、合欢皮、铅丹、葛根素、黄药子、地榆、毛冬青、桑寄生、麻黄、黄芪、柴胡、独活等中草药,壮骨关节丸、大小柴胡汤、复方青黛丸、牛黄解毒片、克银丸、白癜风胶囊、昆明山海棠片等中成药,均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疑似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者,应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并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同时可根据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保肝药物。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重症患者可考虑肝脏移植。

肥胖相关肝损害的防治

肥胖不仅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增加酒精的肝毒性,还会促进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我国成人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27%。脂肪性肝病约占我国慢性肝病的2/3。脂肪肝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并有1%~2%的患者会向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衰竭进展,脂肪肝患者发生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肾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不过,肥胖和脂肪肝都是可防、可治的。

脂肪肝治疗原则

合理膳食: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七八分饱

适当运动: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用药方案并长期随访和监测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版)》上市啦!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yfzz/1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