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近期很多朋友检查时会发现自己的血清谷丙转氨酶高了,那么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常存在各种错误或者不准确的认识,如不少人认为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就是肝炎,谷丙转氨酶水平越高则肝细胞损害越严重等。
事实上,可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非常多。肝细胞出现炎症损伤时,可以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增高,但很多情况下谷丙转氨酶水平正常与否或水平高低,却不能准确代表肝脏功能好坏与否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1.什么是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又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其英文名称为alanineaminotransfease,通常简称ALT。
ALT是人体内的正常成分,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含量最多,且存在于肝细胞质当中。其作为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可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催化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酸转移到另一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α-酮酸。
整个肝脏内ALT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倍。
正常时,只要少量ALT释放入血,血清中ALT酶的活性即可明显升高。
肝细胞内ALT的浓度比血清高0~倍。
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ALT酶活性增高1倍。
因此肝细胞因各种原因被损害后,ALT可从细胞质中流出并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清ALT水平增高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
2.谷丙转氨酶持续增高的危害?
ALT本应该“呆在”肝脏的实质细胞里面(我们通常喜欢“肝实质细胞”简称为“肝细胞”),但是当肝细胞遭到各种炎症的打击和破坏时,ALT就被从肝细胞中释放并进入血液,这时我们抽血检测“肝功能”就会发现ALT增高。
前面我们讲到,ALT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具有“消化作用”的一种酶,因此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和酶活性增强是可能会损伤到胃肠平滑肌和骨骼肌,从而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肌肉乏力等不适症状。
血清ALT增高常提示肝损害存在,肝细胞可出现水肿、变性和坏死等损害进而使肝脏的某些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若血清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者,往往提示慢性肝炎存在,这种慢性肝损害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极可能促进或加重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最终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寿命缩短。
血清ALT增高常提示肝损害存在。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因为看到或听到“肝损害”这三个字就吓得夜不能寐。肝病专家“缪晓辉”教授经常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损害”二字:
损害,有大有小,有多又少,大到或者多到几乎把肝脏的90%以上的细胞都摧毁了,显微镜下见到的肝脏简直是“一片荒凉”(损害重);
小到或少到只有部分肝脏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显微镜下只是见肝细胞水肿,或者肝细胞像个被吹大的气球(损害轻)。
前者一定伴随肝功能的严重减退,专业上称之为“衰竭”,患者的生命属于垂危状态;而后者的肝功能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
3.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会突然ALT增高呢?
我又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呀,我能吃能喝好着呢!
在前期的科普中,我就给大家介绍过,因为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的分布,所以当肝细胞急性损害致血清ALT升高时,大部分人是没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
(详见:请“肝区隐痛”的“你”看过来)
佛说: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血清ALT水平升高必有原因!
目前认为导致血清ALT升高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有五类:即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疾病,可由嗜肝病毒(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由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CMV)等非嗜肝病毒感染引起。
药物性肝炎:可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合成药物、中草药、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导致肝损伤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大家可能还不晓得,少数人使用染发剂后也可能导致血清ALT增高哦,这主要是由于染发剂当中的毒素进入人体对肝脏造成了损害所致。
自身免疫性肝炎:因个体自身肝细胞异常免疫反应而致肝实质细胞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说白了,就是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变得六亲不认,攻击起了自身的正常肝细胞。
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属于酒精性肝病的一种,常由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与长期大量饮酒有直接关系。记住,白酒、红酒、葡萄酒都是我们这里说的“酒”哟!
脂肪性肝炎:因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过多所引起的肝脏炎症,与肥胖、高脂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日常生活当中,熬夜、运动过度或劳累、失眠、营养不足等也可能引起肝细胞损害致血清ALT水平升高。
因此个别人单纯血清ALT偏高,不排除在检测前因饮酒过量、剧烈运动、熬夜加班、感冒或口服某些药物或保健品等原因所致。
4.谷丙转氨酶增高怎么治疗?
引起血清ALT增高的原因很多,降低血清ALT的药物也非常多,但只有完善相关检查和明确病因,这样才从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来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你体检发现肝功能指标“ALT”增高,
请记得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完善ALT以外的其他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还要进行诸如血常规、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抗核抗体、甲胎蛋白和上腹部彩超等必要的检查。
病友和度娘因为都是业余选手,跟专业医生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因此具体用什么保肝药物进行治疗,这个就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了!
在治疗和用药过程中宜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选择正确、有效的抗炎保肝药物
正确使用抗炎保肝药物,血清ALT水平都一般都可以尽快得到有效控制。
抗炎保肝药物种类繁多,而真正有效的抗炎保肝药物却为数不多,在治疗过程中千万不可滥用。
目前抗炎抗炎保肝药物主要为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如含有五味子丙素、甘草酸、水飞蓟素等化学成分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加肝细胞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改善肝细胞功能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临床医生要根据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过量使用某种药物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对于单纯ALT轻度升高(ALT1-3ULN)
且不伴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以及凝血功能减退者,
通常应用一种抗炎保肝药物就可以满足需要!
2.疗程一定要保证
当保肝降酶药物使ALT恢复正常后,应逐渐减少降酶药物的用量,切忌突然停药。
抗炎保肝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不同病因与肝损害病严重程度而定,一般认为不少于3个月。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肝硬化患者),即便血清ALT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若无相关禁忌,建议延长服药时间(最低剂量)。
3.在抗炎保肝降酶的同时,必须针对病因采取“治本”的措施
单纯靠抗炎保肝治疗是“治标”而不“治本”。
对于血清ALT增高具有明确病因的,首先应该针对病因进行适当治疗,此乃治本!如对于血清ALT增强的慢乙肝患者,我们必须要评估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科普内容不能代表临床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本文部分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西陈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