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教育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m/

概述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病因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营养障碍

4.工业毒物或药物: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

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6.代谢障碍: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

7.胆汁淤积

8.血吸虫病血

9.原因不明: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

1.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A级)

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2.失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B、C级)

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1)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 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4)内分泌障碍 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5)低蛋白血症 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6)门脉高压 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肝炎

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

门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系统损伤

腹腔积液。

治疗

(一)针对肝硬化的治疗

1.支持治疗: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2.肝炎活动期: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肝泰乐、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如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类制剂等。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

(1)心得安应从小量开始,递增给药。

(2)硝酸酯类如消心痛。

(3)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急症给药可舌下含服。

(4)补充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

(5)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包括门-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

(6)肝脏移植手术

(二)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三)其他治疗

1.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肽和α胸腺素在急慢性乙肝中常用,可调节机体免疫。

2.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护理

1.心理护理

肝硬化患者往往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向患者耐心讲解肝硬化的相关知识,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2.休息与活动护理

指导患者适当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病情允许者,可参加轻松的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3.皮肤护理

有黄疸者,容易产生皮肤瘙痒,应叮嘱患者勿抓挠皮肤,以防破溃感染。对于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患者,应指导其穿宽松的衣服,避免皮肤破溃。

4.病情观察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心悸、头晕等出血前兆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肝性脑病发生。观察患者粪便的颜色和性质,如出现黑便应及时送检。

5.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保肝药、利尿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要遵医嘱补充电解质。

6.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肝功能损害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健康教育

1.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

4.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如出现乏力、排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kfhl/11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