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

治疗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以下九点必不可少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的一些知识,从反馈中可以看出大家对PBC相关知识的重视,也有患者在咨询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治疗的问题。

PBC的治疗目前推荐一种药物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大量研究证明,UDCA是公认的疗效确实、可长期应用的药物,它能有效地改善PBC患者的肝脏功能,缓解症状,降低门脉高压,延长患者的生存期。PBC患者应尽量争取服用UDCA这种药物。注意,这里介绍的UDCA不是市场上的粗制品(片剂),虽然它也叫熊去氧胆酸,但疗效较差,不能用来治疗PBC。

服用UDCA必须注意如下9个问题:

(1)UDCA的剂量一定要充足,推荐的剂量是每日13-15毫克/千克(体重),可将总剂量分2次服用。

(2)患者要长期服用,最少需服用4年,可达10年或更久。服药要有耐心,有信心,不能半途而废,取得效果后更应坚持,不能见好就收。

(3)UDCA的安全性较好,极少不良反应,偶尔可见轻微腹泻,不影响继续用药。

(4)一定要争取早期服用,越早效果越好,但出现肝硬化时也不能放弃此药。

(5)一般说来,妊娠前三个月不可服用,哺乳期可用。UDCA属于“妊娠B级”药物。

(6)UDCA存在个体差异,有少数患者对此药效果不理想,有的患者仅能获得“部分疗效”,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再试试,有时在增加剂量后也可获取较好效果。

(7)服用UDCA没有取得任何疗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环胞霉素。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的不良反应多,特别是骨质疏松更为突出。

(8)对于晚期UDCA,失代偿肝硬化病例,也可用UDCA,但会影响效果,甚至可能出现黄疸加深,必须向专科医生咨询,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护,及时和医生沟通。

(9)PBC病人晚期,肝功能衰竭,或者无法控制的瘙痒,严重的骨质疏松等情况,UDCA已无能为力,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肝移植,为有效的治本手段,可使80%以上的患者生存期延长5年以上。

  此外关于PBC其它的治疗,可补充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K、D,也要补充适量的钙剂,还可一点保肝、抗炎、抗氧化的药物。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登陆肝友汇app平台咨询肝病专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下简称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一样,同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以前说过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它的自身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肝实质细胞,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自身免疫反应则首先发生在肝脏内的小胆管。

这些小胆管出现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接踵而来是胆管的破坏、增坐,并向其周围侵袭,肝实质也会受到波及,导致肝纤维组织增生,出现再生结节和纤维隔,终于形成肝硬化。

  国外有学者将PBC分为五个阶段:

1症状前期(无症状期)

病人仅有一过性皮肤瘙痒和乏力,没有任何特异性症状,这时如化验病人血清,可能有轻度胆红素增高,或B超可见肝轻度肿大。这时已经能够检验出PBC血清中特有的自身抗体——抗腺粒体抗体(AMA)阳性,也是早期诊断此病的关键性依据。

2少症状期

起病缓慢,皮肤瘙痒慢慢加重,或有心理障碍,常到皮肤科或心理门诊就诊。可伴有关节疼痛,有的出现肝肿大。我们的孟大姑娘可能就是此期病人,这应当说是早期发现,国内外的医生都有在“症状前期”或“少症状期”发现PBC的病例报告,这为治疗提供了很大空间。

3有症状但无黄疸期

瘙痒症状和乏力加重,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入睡困难,病人常常抓搔皮肤,致全身出现抓痕;没有劲儿,活动能力下降。可见病人皮肤黄疣和眼睑黄疣(黄色突起的疙瘩)等,还可有肝硬化的表现,如肝手掌、蜘蛛痣、杵状指等。

4黄疸期:

黄疸在整个病程中可不出现,但大部分在瘙痒出现后6个月~2年间出现。黄疸越深,提示病情越重。病人可有夜盲症、骨质疏松、骨痛,自发性骨折等,偶尔可发生脂肪吸收不良引起的脂肪泻。

5终末期

具有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肾损伤、严重感染、肝脏功能衰竭等,最终死亡。

6伴随疾病

PBC本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故常伴随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等症状)、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等等。有时PBC可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被医生称为“重叠综合征”。

?想知道了解更多肝病科普小知识就赶快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jbzd/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