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内文学界的一股强劲的力量,陕西作家一定不得不提及。作为国内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的常客,陕西作家也在多年的创作经历中为大家带来了多部口碑佳作。
不论是当年的“陕军东征”还是如今的“三驾马车”,给国内文坛带来的一次次震撼至今依然让人震惊。同时很多作家的作品在国外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今天为大家列举4位陕西的著名作家,你都认识他们吗?了解他们的作品吗?
柳青
陕派作家的开山鼻祖,宗师级人物。
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老一辈革命家。曾出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后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柳青的作品一贯深入生活,这也得益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柳青的小说极富时代特色,代表作《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深刻的描述了当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现在来看,这部作品除了在情节上能够打动我们之外,也更加能让我们了解那个特殊的时期。
正版图书链接放置下方,喜欢的朋友欢迎收藏购买:
创业史(七年级下册自主阅读推荐)精选¥22.9¥36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陈忠实
当下陕西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陈忠实(年8月—年4月29日)出生于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年开始发表作品,之间从事过教室、文化馆长等工作,早起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但一直都没有打开知名度。
直到年,其历时6年的倾心制作《白鹿原》完成,才让陈忠实名声鹊起,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陈忠实倾尽了半生经历所做,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查阅了无数典籍,才有了这部旷世奇书。
年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的反响,也让陈忠实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白鹿原》剧照
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近年来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原著无删减版链接放置下方,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
路遥
陕西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而关于路遥的作品,其颠簸流离的短暂的一生同样让人值得深思。
路遥本名王卫国,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将他过继给了大伯。但是在大伯家的路遥日子过得依旧不那么舒坦,贫穷和饥饿始终是路遥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
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话剧《平凡的世界》
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年11月17日上午,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如今,路遥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值得我们铭记。《平凡的世界》正版链接奉上,方便各位喜欢路遥的朋友收藏选购:
平凡的世界精选月销量¥79.9¥8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贾平凹
号称“陕西最高产作家”,当代陕派作家中的泰斗级人物。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上学期间便开始了文字创作,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
年起从事专业创作。之后陆续出版长篇小说《浮躁》、《商州》。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很大的争议,作品被广泛阅读,一时间洛阳纸贵,之后因为众所周知的不可描述的原因,小说被封禁,封禁期间《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废都》——西安
年,《废都》得以解禁出版,终于得以在16后又回归到大众的视线中,如今来看,《废都》中除了那些方框之外,更多的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反思。一个故事,让那些“正人君子”们在阳光下无处藏身。
正版链接奉上,喜欢的朋友不可错过:
同时,在这里也为大家推荐贾平凹年的新作《暂坐》,故事通过一个叫做暂坐的茶馆,讲述了十余位都市女性的跌宕人生,虽然故事里的主角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在这瞬息万变的城市中依然坚挺的生存着,这才是当下社会对于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作品延续了贾平凹“大尺度”的写作风格,而十位女性的故事又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反思的,当下社会对于女性,尤其是经济独立的女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呢?
作为贾平凹70岁之前的封笔之作,作品承载了贾平凹想对读者说的心里话,喜欢贾平凹的朋友不可错过:
后记
除了这4位作家之外,来自陕西的“实力派”作家依然不在少数,高建群、杜鹏程、京夫、邹志安等名家为大家贡献了一部部的精神食粮,而这些精神食粮才是更加值得我们去铭记的。
在如今流行“快”节奏的社会中,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似乎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相信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会消亡。
而在未来,我也坚信会有更多优秀的陕西作家为我们贡献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