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慕舜主任中医师乙肝那些事儿,什么情

我国乙型肝炎的治疗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要求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

那你知道

什么叫临床治愈吗?

#又叫功能性治愈

指停止抗病毒治疗后仍保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伴或不伴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即抗-HBs出现)、乙肝DNA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

但因患者肝细胞核内cccDNA未被清除,因此仍存在乙肝病毒再激活和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为了达到最大治疗效益,

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仍是关键!

一、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

考虑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根据血清乙肝DNA、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应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

血清乙肝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感染者,若其转氨酶持续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转氨酶升高,均应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

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其他原因包括:

其他病原体感染、

药物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肝脏等。

在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转氨酶的暂时性正常后,

下列情况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

1.血清乙肝DNA阳性、转氨酶持续异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

2.对于血清乙肝DNA阳性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3.凡HBs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4.血清乙肝DNA阳性、转氨酶正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肝活组织穿刺检查提示显著炎症和(或)纤维化[G≥2和(或)S≥2]。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

转氨酶持续正常、年龄30岁者,建议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发现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

乙肝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5.妊娠中后期如果乙肝DNA定量>2.0E05IU/mL,建议患者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替诺福韦酯(TDF)或替比夫定(LdT)。应用TDF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6.儿童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抑制乙肝DNA复制,增加转氨酶复常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但需注意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及耐药性问题。

儿童乙肝感染者如果处于免疫耐受期

暂不考虑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儿

应及时抗病毒治疗

7.乙肝和丙肝合并感染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

此类患者有发生乙肝再激活的风险,因此在应用抗丙肝治疗期间和停药后3个月内,建议联合恩替卡韦(ETV)、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DF)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

8.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建议行抗病毒治疗。

9.乙肝感染与肝移植患者,建议行抗病毒治疗。

10.乙肝和爱滋病(HIV)合并感染患者,建议行抗病毒治疗。

二、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目前一线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

恩替卡韦(ETV)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

干扰素(IFNα)等。

三、疗程及注意事项

1.最少5年,或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

2.每3~6个月门诊监测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

温馨提示:

以上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及密切监测的情况下应用,切勿自行服用药物治疗。

撰稿医师

卢慕舜

主任中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具体以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jbzd/1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