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信息
最近肝癌这两个字频频见诸于报端,先是歌手赵英俊,后是演员吴孟达,都因肝癌去世。谈到肝病,很多人会想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那怎样避免肝病的发生呢?在第21个爱肝日到来之际,带您认识一下常见的肝病。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和消化腺,其大小因人而异,重量约~g。肝脏功能复杂,它分泌胆汁,参与糖、蛋白质及脂肪等的代谢、同时具有解毒作用,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肝病常见的原因为病毒、酒精和药物,早期多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尿黄等,严重的伴有黄疸等,有些人早期甚至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多于体检时发现。肝病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者得不到正规的治疗,可能进一步恶化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危及生命。
病毒性肝炎常见为乙肝和丙肝。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估计,目前我国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5%~6%,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例。乙肝病毒经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到30%~50%,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母亲的HBVDNA水平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密切相关。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修足、纹身、扎耳洞、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近20余年来随着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乙型肝炎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预防的,我们尤其要重视HBsAg阳性母亲生育时的阻断问题,避免悲剧在下一代的发生。丙型肝炎亦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丙肝病毒易感。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属HCV低流行区,据推算,我国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例左右。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目前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可供使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口服小分子药物的上市,使丙型肝炎的治愈成为可能。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但其发病在个体间存在差异。酒精性肝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影响因素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饮酒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当达到一定饮酒量或者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
药物性肝病是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以及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所导致的肝损害,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我国的药物性肝病多由应用中草药、膳食补充剂和抗结核药引起。其实中药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何首乌、土三七、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白癜风、银屑病、湿疹、痤疮等疾病的某些药物也是常见的药物性肝损害的原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大家常常口服的各类治疗感冒药物的主要成分,常因过量口服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生。药物性肝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控制的疾病,大多预后良好。要加强公众安全用药的健康引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要消除中药、保健品等无毒无害的错误认识,用药期间一定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的情况。
随着我国肥胖和三高人群的迅速增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中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代谢性疾病,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硬化、肝癌、冠心病、慢性肾病和结直肠肿瘤等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生。
爱护肝脏,遏制肝炎的发生,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从现在开始,从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健康观念开始!
文/消化五科栗红江
编辑/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