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医生诊断失误,小肝病被治成药物性肝硬化

年8月,门诊接待了一位来自湖南46岁的“肝癌患者”,他是经朋友介绍来门诊的。交谈得知,他的病情经过很简单,但治疗经过则十分复杂漫长,一年中花费超过80万元,来门诊时还在准备做第八次肝癌的介入手术,人骨瘦如柴,面色灰黯,精神极为不好,家属的意见是家里已经把钱花光,在家等死不忍心,治疗费太昂贵,问我们怎么办?门诊专家耐心地翻阅了他大量的病历与检查单,从中发现了不少疑点,比如他的初始检查报告不明确,当时仅感觉上腹部隐疼,医院作了肝脏的磁共振,发现肝门有一花生大小的阴影,疑为肝癌,建议手术,此时病人认为北京医术高,医院,接诊大夫看了片子,不作任何分析就说肝癌已经到了晚期不能手术,只能介入、栓塞,同时配合化疗和放疗。前后三个月,折腾的病人肝功严重受损(与治疗有直接关系)肝脏由正常转为了肝硬化腹水,医院感染科又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又是三个月,爱人、孩子都搬到北京,奇怪的是病人没有作肝活检,也没有检查甲胎蛋白,除无休止的用药外,谁也没有想到会不会不是肝癌?广慈专家反复看了他的原始片,又仔细看了CT、磁共振的片子,认为片子显示不能按肝癌去诊断,应该是血管病与肝囊肿的混合呈现,位置与肝门比较靠近,任何不恰当的治疗都有造成大出血的可能。实属诊断失误,用药过量、而且不对症,外科治疗纯属误判,人为破坏了肝门部分的正常结构,导致肝内胆汁梗阻。出现此种情况后,专家再次让病人去做了甲胎蛋白测定,结果阴性,肝脾CT除肝门部分被人为药物破坏外,其它肝脏组织已明显肝硬化,在患者的同意下,门诊专家让他停用抗癌的药物,并且不再介入,改为中草药与西医的综合治疗,详细制定了治疗方案:每三日一剂中药,并输入白蛋白、氨基酸、白细胞介素Ⅱ,当然还有周密的生活起居要求。三个月后,病人身体明显恢复,肝功基本正常,体重增加8千克,食欲处于正常范围,到目前为止已经二年之余病人如常人一般,只是三个月复查一次,间断进行中草药治疗,此时的病人早已排除了肝癌。至于为何盲目按肝癌治疗,我们认为,医院医务人员浮躁的情绪,主观武断,以及操作技术粗糙、治疗用药与经济利益挂钩是主因。因此我们奉劝患者在作出某一种重大选择时,最起医院医院的专家进行分析判定,医院的检查结果,更不能相信某一个人,医院,多有名声的医生都不能单方面顺从。反之,造成的后果只能由本人来承受,由此给家里人造成的精神压力及经济损失则难以消除和挽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jbzd/13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