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表现有

(1)症状前期(无症状期)

仅有一过性皮肤瘙痒和乏力,没有任何特异性症状,这时如化验血清,可能有轻度胆红素增高,或B超可见肝轻度肿大。这时已经能够检验出PBC血清中特有的自身抗体——抗腺粒体抗体(AMA)阳性,也是早期诊断此病的关键性依据。

(2)少症状期

起病缓慢,皮肤瘙痒慢慢加重,或有心理障碍,常到皮肤科或心理门诊就诊。可伴有关节疼痛,有的出现肝肿大。我们的孟大姑娘可能就是此期病人,这应当说是早期发现,国内外的医生都有在“症状前期”或“少症状期”发现PBC的病例报告,这为治疗提供了很大空间。

(3)有症状但无黄疸期

瘙痒症状和乏力加重,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入睡困难,病人常常抓搔皮肤,致全身出现抓痕;没有劲儿,活动能力下降。可见病人皮肤黄疣和眼睑黄疣(黄色突起的疙瘩)等,还可有肝硬化的表现,如肝手掌、蜘蛛痣、杵状指等。

(4)黄疸期

黄疸在整个病程中可不出现,但大部分在瘙痒出现后6个月-2年间出现。黄疸越深,提示病情越重。病人可有夜盲症、骨质疏松、骨痛、自发性骨折等,偶尔可发生脂肪吸收不良引起的脂肪泻。

(5)终末期

具有肝硬化的典型表现,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肾损伤、严重感染、肝脏功能衰竭等,最终死亡。

(6)伴随疾病

PBC本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故常伴随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等症状)、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等等。有时PBC可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被医生称为“重叠综合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jbzd/1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