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艺术研究院联合江苏曲协倾力打造言情评

你可能看过小说《何以笙箫默》、电影《何以笙箫默》、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可是你肯定没看过评书《何以笙箫默》。

什么?!!评书还能表演《何以笙箫默》?!!!

一提到评书,想到的都是刘兰芳、单田芳等老艺术家们那些富有特色的嗓音,在书案之后手拿折扇、敲打醒木,慷慨激昂地演说历史演义、武侠小说,怎么能和《何以笙箫默》扯上关系?!!

没错,传统评书中从来没有言情类的书目题材,可是现在居然就有了……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联合江苏省曲艺家协会经过长期筹备,准备通过“对对书场”倾力打造中国首部都市言情评书《何以笙箫默》,将于5月8日周五晚呈现在观众面前。为此我们专门联系到了南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牡丹奖理论奖得主康尔教授,康教授表示,“对对书场”是中国首个大学生评书社团,也是中国现在屈指可数的评书书场之一,几位大学生演员对于说书这种传统艺术有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执着与热爱,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把传统形式与时尚内容相结合,推出的这部言情评书反映了90后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可以说是看点十足。

江苏曲协秘书长芦明老师则认为,用评书这种形式表演言情题材的故事难度很大,如果尝试成功,那么就如同向评书的潭水中投进了一枚石子,必将引起新时代评书艺术的一番改革。

这部评书将由青年评书演员杜对对创作并表演。杜对对,本名杜浩远,天津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物鉴定专业13级研究生。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09年起表演相声并学习曲艺理论,10年创办南大永遇乐相声社,13年举办南大首个学生个人艺术专场“欢乐对对碰”。同年开始钻研评书艺术,在南大开办中国首个大学生评书书场“对对书场”,坚持每周评书表演。代表作长篇评书《西汉演义》、《俗世奇人》,短篇评书《除三害》、《牧羊城》、《桃花庄》、《寒食节》等。

问及创作这部评书的初衷,杜对对坦言,书场很多时候上座率不高,书场成员不断反思,认为除了评书艺术的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表演的书目内容观众不感兴趣,所以才要创作这部评书来迎合时代的潮流,真正把“时尚曲艺”的概念付诸实践。

那么如何表演《何以笙箫默》、会不会有违和感呢?面对不少的质疑声,杜对对说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不去尝试就不会成功,当初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带头说革命题材新书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表演,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表现新的题材必须要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何以笙箫默》是一部都市言情的小说,重点是一个“情”字,而评书说到底说的也是“情”,那么这就统一了。至于怎么表现,肯定不会是按照传统套路来演绎,尽量走唯美清新的风格吧!”

评书《何以笙箫默》预计50回左右,每场票价50元,并现场抽取3张南芳园餐厅20元餐券,欢迎广大书迷朋友前来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tkp.com/jbzd/10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