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十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血透室未停止正常工作
近日,医院院内发现有数十名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病毒。据记者调查,感染者是在4~5月间陆续发现的,具体感染原因尚在调查中。
此次感染涉及人数尚待调查结果发布。一名患者的家属告诉记者,此次感染丙肝人数不低于60人。据他介绍,感染情况最早出现在四月上旬,当时已经有人感染了丙肝,但没有有效控制。直到5月15日的一次大面积检查,院方发现情况已经蔓延,多名患者感染丙肝。
今天是科普小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丙肝!
饼干??好耶!!我爱吃饼干!!
是丙型肝炎简称丙肝!!!不是吃的饼干!你个假粉丝!!
好吧好吧,以前常听的是乙肝,丙肝还真不太了解!
Q1:为什么说丙肝是“隐形的杀手”?
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感染后只有约20%的患者会表现为急性肝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低烧、皮肤发黄等症状,而80%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因此也是漏诊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虽然“无声无息”,却可以引起肝硬化和肝癌。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20年后约5%—15%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生肝硬化,每年约2%—4%的患者发生肝癌。此外,研究表明肝脏神经受损时会降解,失去对“疼痛”的反应能力,因此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特殊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丙肝这个“隐形”疾病将不再沉默,最终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杀手”。
Q2:我是否有必要去检测丙肝?
丙肝与乙肝和艾滋病感染途径相似,都是由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如果您曾有过以下行为,就要警惕咯:
1、曾与丙肝感染者有性接触。
2、曾有多个性伴侣且曾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
3、曾有过吸毒史或正在吸毒者。
4、曾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或针头,曾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接受齿科操作或针刺等侵袭性操作。
5、曾和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
6、曾在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接受纹身,或穿耳环孔。
7、曾接受输血,或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尤其是在年以前。因为我国是从年才开始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的。
Q3:丙肝可以治愈吗?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丙肝指南》正式向世人宣告:丙型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
丙肝病毒侵入人体感染肝细胞后,只待在肝细胞外层区域(肝细胞浆),而不像乙肝病毒那样钻进核心区域(肝细胞核)扎根。因此,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更容易被清除出肝细胞。近年来,随着丙肝病毒复制之谜被揭开,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型药物,该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中的“非结构蛋白”,达到最终清除丙肝病毒的目的。
Q4:丙肝患者治愈后还需要注意点啥?
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治疗技术后12周和24周检查HCVRNA均为阴性,即达到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视为丙肝病毒感染治愈。大病初愈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但在开心庆祝之余一定要注意日后的身体保养事项,谨遵医嘱,小心疾病的复发。
定期检查肝功能,不同情况下的丙肝治愈患者应该遵医嘱进行相关的检测,时间、检测项目等则是遵医嘱进行。有静脉吸毒、血液透析、男男性行为等丙肝传染高风险的人群;肝纤维化较明显或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存在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有丙肝病毒相关肝外损害,同时身患糖尿病、脂肪肝的患者等需要注意定期监测。
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特别有利于肝脏营养的供给和肝细胞的修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合理搭配饮食,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效地帮助更好的恢复。特别注意的是,丙肝治愈后首先要戒酒!因为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乙醛对肝细胞产生的毒性,甚至有可能导致干细胞变性坏死!
丙肝病毒治愈后还可以再次发生感染,再感染的原因是危险行为造成丙肝病毒再次暴露,主要发生在注射吸毒和男男性行为人群,也可能发生在长期血透、反复输血和使用血制品的患者中。
避免不安全注射和危险性行为是预防丙肝病毒再感染的关键!
再次提醒大家:保持安全性行为,洁身自好是预防丙肝、乙肝、各种性病及艾滋病最好的方式哦!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