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HBV感染分期,既往包括年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版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版EASL和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的慢性乙肝(CHB)防治指南,均按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将其分为4期:⑴免疫耐受期;⑵免疫清除期或活动期;⑶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⑷再活动期或HBVe抗原(HBeAg)阴性CHB期(图1)。
图1既往的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及命名
年版《EASL慢性HBV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年版EASL乙肝指南)根据慢性HBV感染者有无HBV标志物及肝病指标(图2),将感染自然史分为5期:⑴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仅有HBV标志物,无肝病指标;⑵HBeAg阳性CHB,同时有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⑶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仅有HBV标志物,无肝病指标;⑷HBeAg阴性CHB,同时有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⑸HBsAg阴性期。
图2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及患者评价
年版EASL乙肝指南特别指出,不是所有HBV感染者均按上述自然史分期序贯发生,如在成年期感染HBV,可无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期,多数可获得康复,仅约5%~10%发展成HBeAg阳性CHB期。
EASL指南的新分期有哪些特点?1期: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
该期既往称免疫耐受期,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阳性,HBVDNA水平很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照传统阈值(正常值上限约为40IU/ml)持续正常,肝脏有轻微或无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但有高水平HBVDNA整合和克隆肝细胞表达。提示可能在感染早期,就已开始肝细胞癌(HCC)发生的进程。该期在围生期感染者较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与至少直至年轻成人期被保护的HBV特异性T细胞功能有关。此期的HBeAg自发消失率很低,这些患者因血清HBVDNA水平高,其传染性高(表1)。
表1基于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分期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自然史及其评价
2期:HBeAg阳性慢性乙肝
该期既往称为免疫清除期或活动期,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阳性,高水平的HBVDNA,ALT升高,肝脏有中度或重度炎症坏死,并快速向肝纤维化进展。
此期可在1期后的若干年发生,但成年发生感染者常和(或)快速进入此期。此期患者预后各异,多数可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DNA抑制,进入HBeAg阴性感染期。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不能控制HBV复制而进展为HBeAg阴性CHB期,并长达多年。
3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该期既往称为非活动携带者期,其特点是:血清抗-HBe阳性,HBVDNA检测不到或低水平(IU/ml),ALT按照传统阈值(正常值上限约40IU/ml)为正常。但此期一些患者HBVDNA水平可IU/ml(常0IU/ml),并伴有ALT持续正常和仅有轻微的肝脏炎症坏死和轻度肝纤维化。
此期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或HCC危险性低,但可进展为CHB(常为HBeAg阴性)。此期患者每年有1%~3%可出现HBsAg自发消失和(或)发生血清学转换。此类患者一般为血清HBsAg水平低(IU/ml)。
4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
该期既往称为再活动或HBeAg阴性CHB,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阴性,常可检测到抗-HBe,血清HBVDNA持续或波动在中至高水平之间(常低于HBeAg阳性患者),ALT波动或持续升高,肝组织学检查显示有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多数患者含有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HBV变异株,这些变异株可影响或终止HBeAg表达。此期与疾病自发减轻率低相关。
5期:HBsAg阴性期
该期特点是:血清HBsAg阴性,抗-HBc阳性,有或无抗-HBs。此期也称为隐匿性HBV感染,少数病例HBsAg阴性可能与所用检测试剂灵敏度低有关。此期患者ALT正常,血清HBVDNA一般检测不到,但并非总检测不到,肝内常可检测到HBVDNA(cccDNA)。
患者在发生肝硬化前获得HBsAg消失与发生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危险极低及生存率高有关。但如果在HBsAg消失前已发生肝硬化,则患者仍存在HCC危险,应继续进行HCC监测。免疫抑制可能导致这些患者HBV感染再活动。
EASL指南新分期、新命名优势何在?该指南基于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对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分期及其新命名,与既往按照患者免疫状况分期和命名比较,有如下优势。
1.更加符合感染性疾病分期
许多感染性疾病可检出病原学指标,但无疾病指征,称隐性感染,这些患者只需要监测,而毋须治疗;另一些患者既有病原学指标,又有疾病指征,称为显性感染,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原治疗。
2.更加全面、合理并符合临床实践
新命名更清晰地说明了患者的疾病状况,更符合临床诊断。
3.消除了与患者实际免疫状况不一致的矛盾
如一些免疫耐受期患者可检测到HBV特异性T细胞免疫;免疫耐受期患者对其他病原体仍然存在特异性免疫,并未出现免疫耐受情况;多数免疫清除期患者并不能完全清除HBV而获得康复;非复制期患者存在HBV复制;约10%~30%的HBeAg阴性CHB是由HBeAg阳性CHB直接发展而来,并非均由再活动所引起。
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