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目前,在肝癌肝细胞恶性转化方面的知识有限。在临床实践中,HCC的高局部复发率表明肝脏中存在肝癌前肝细胞,尤其是在肿瘤附近。最近,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研究者对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离体肝组织中的肝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并研究了其增殖和恶性转化能力。
研究选取的肝组织来源于4名肝硬化后肝癌和1名正常对照。手术后,迅速从肝癌病变部位、肝硬化组织近端(CP:直至2~3cm)和肿瘤远端(CD:5cm)取出肝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将这些细胞连续培养26周。随着时间对不同种类的细胞进行形态分析和增殖率比较。应用Westernblot分析评估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3,GPC3)和CD44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确认GPC3、肝细胞单克隆抗体(Heppar-1)、精氨酸酶1和CD44的表达。同时应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估获得肿瘤特征的侵袭细胞的能力。前期确认了CP标本提取物无HCC细胞污染。结果发现,培养的HCC细胞未修改其形态和肿瘤特点。从CP分离的肝细胞表现为向HCC样细胞转化,同时伴随着标志物(GPC3和CD44)的表达,且具有侵袭性。而来自CD标本的这些特点并不明显(或程度不够)。
通过该研究,科学家首次描述了这些细胞的不同瘤性转化,创造了一个肿瘤形成的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人类肝硬化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他们认为,该模型能够用于研究其分子机制、鉴定新的标志物及评估HCC的治疗措施。
(DDW摘要编号:Sa)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